第四百八十一章 况父托人传口信-《大明才子风云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况且给两人做了介绍,周鼎成淡淡点头,德清的名头他也听说过,只是他是学道之人,跟佛家天生不对付,虽说他跟寒山寺的方丈关系不错,那是另外一回事,跟教派无关。

    “久仰大人威名。”德清恭敬行礼。

    “你久仰我什么啊?”周鼎成颇为倨傲道。

    “大人诗画双绝啊。”德清淡然笑道,丝毫不乱方寸。

    “嗯,你一个小和尚还懂得书画?”周鼎成听德清赞他书画双绝,脸色马上和蔼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你懂什么,德清大师的书法比你强多了。”况且脸上有些挂不住,抢白道。

    “是吗?那我倒要请教一二。”周鼎成笑道。

    “不敢当,况施主谬赞了,小僧那几笔字焉敢跟周大人相比,罪过罪过。”德清益发有些不安了。

    况且也知道德清的书法的确不如周鼎成,甚至不如自己,可是他就是喜欢,就是欣赏憨山德清字里行间流淌的那股气质,往小了说是清灵出尘,往大了说就是佛气,如果真有这种气存在的话,反正可意会不可言传。

    当然德清现在的字远没有达到成熟期,还显得有些稚嫩,这却也正是况且看重的,后世人无法看到,因为根本不会流传下去。

    比如说谁想看看王羲之、颜真卿这些大师年轻时的字,有可能吗?所以他不但没有觉得德清现在的字不够好,反而认为比他曾经欣赏过的巅峰时的字更有味道,这也算是一种怪癖吧。

    “小师傅,你登门是要化缘的吧,我给你拿银子去。”萧妮儿心眼好,看到庙就想缴纳香火银子,看到和尚就想给钱。

    “不是,小僧此来是给况施主带来一个口信。”德清急忙摆手道。

    “口信?谁的?”况且忙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有人托小僧给况施主带来令尊大人的口信。”德清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,我爹的口信?大师是在何处见到我爹的?”况且激动起来,一大步跨过去,抓住德清的手催问道。

    “小僧没见到令尊,是岭南千佛寺的老方丈托我带的口信。”德清嘴角有些咧开,况且握住他的手有些重了。

    “哦,对不住,失礼了。”况且急忙松开手,露出失望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小师傅,你从岭南而来?”周鼎成有些疑惑,他的警惕性一刻不曾放松。

    他计算德清从岭南赶回来的时间,可是怎么算也不对,他不知道寒山寺传递消息的方法,如果也是人力一站站传送,现在应该刚到海外,顶多是中途跟德清遇上,怎么算都不大可能把消息传到岭南。

    如果是用信鸽传送的话,自然快捷许多,但信鸽往返,消息早该到了,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让德清步行来传达这个口信呢?其中疑问可是不少,周鼎成不得不警觉起来。

    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环节出问题了,那么这口信是否可信也就值得怀疑,他并不怀疑德清的诚信,问题是他也是受人所托,托他的人是否可靠?更何况,他一时无法确认千佛寺的方丈是否属于同道中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