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2章 民心在哪里?-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半夜起了个大早。
    要上朝。
    虽然佳人在畔,李汝鱼还是按捺住了内心的骚动,在阿牧的侍候下穿衣洗漱,吃了些清淡早食,然后出门去上朝。
    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    本以为大凉赵室会和李汝鱼快速撕破脸皮,然而朝野之间出乎意料的安静。
    李汝鱼不争权。
    赵室不进逼,双方似乎打算就这么和平共处下去。
    其实这在情理之中。
    赵室被女帝打得没有一点脾气,这些年哪还有实力可言,需要趁这段日子恢复,而李汝鱼表面上不动声色,实际上也有许多动作。
    不过不为人知罢了。
    双方都知道短期内打不起来,彼此都需要时间消化,赵室需要拉拢朝堂和地方势力,而李汝鱼需要彻底将大凉铁脊军上下掌控。
    而一旦开打,那就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局面。
    很快,大定元年的年关逼近。
    这期间,坤王赵飒越发有兼国风姿,连左相宁缺都被压迫得有些喘不过气,右相周妙书更是在朝中大肆拉拢群臣。
    赵室的势力,以野火燎原之势蓬勃发展。
    年关时,天下皆休。
    临安城里,大小官吏皆休假,好在临安为官的官员,家眷双亲大多早就搬迁了来,不需要长途跋涉回家省亲。
    毕竟当一个京官,只要脑子不笨,几年之间还是能在临安买一座院子。
    当然不是靠薪俸。
    实际上这种事历朝历代皆如是,只不过君王睁眼闭眼不愿意管而已,当官的都不能吃饱喝足,谁还给你卖命工作?
    不怕你贪,就怕你不做事。
    比如,你要贪墨,那总得有项目吧,比如南北大战结束之后女帝还没走之前,工部那边说便于运送两朝掌控广西一带,提议扩修官道。
    女帝准了。
    其后户部拨款,工部执行。
    花费的银子倒是不少,有些钱不明不白的不见了,上下皆明白怎么回事,但女帝在看过官道后,便决意不追究。
    官道还不错!
    既然能修一条好官道出来,那喂一些官吏也无可厚非,况且这件事动用了不少民夫,为大战之后的民生恢复做出了一些促进。
    也算好事。
    当然,那种大贪、巨贪例外,或者说敢于贪墨赈灾、抚恤款项的官吏,大凉历朝君王,对此都是严惩不贷。
    轻者流放,重者杀头。
    不过纵然如此,顺宗朝时,也有不少巨贪,女帝登基后,手段雷厉,倒是罕见巨贪。
    也不是所有京官都贪。
    有不少两袖清风的官员,只能在临安租房,春节大假之前,便有不少边缘部门的官吏请假,回老家探亲,长的两月,短的也有十七八日。
    是以年关一来,临安城便安静了许多。
    谢府却很热闹。
    今日是谢府小姐谢晚溪和李汝鱼的订婚之日,整个陈郡谢氏在临安的家族人员,尽数到齐,连远在陈郡的谢家老一辈中,那位算起来还是谢琅叔父的老爷子,也在一月之前出发,三天前赶到临安。
    这位老爷子如今已不执掌陈郡谢氏。
    陈郡谢氏真正的话语人,是以右相之位致仕归家养老的谢韵,他当然也来了临安。
    蜀中的谢长衿也回了临安。
    徐秋歌没来。
    她怕来了临安就回不去蜀中。
    这是一桩美谈。
    如今天下无人不知,李汝鱼便是剑道高高在上的英雄。
    而陈郡谢晚溪,早几年被女帝誉为大凉雏凤,又是那位谪仙人的关门弟子,民间更有传言,陈郡晚溪,准定是要文道成圣的人。
    远在当初的才女江照月、柳隐之上。
    英雄配美人。
    自然轮不上一些妖魔鬼怪来反对。
    更何况这桩婚事的冰人,来头之大也是让人咋舌。
    冰人,即媒婆。
    只不过这桩婚事的媒婆不是油嘴滑舌的媒婆,而是一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儒将——大凉枢相公!
    枢相公为媒,这是何等荣耀。
    只不过略微遗憾的是,李汝鱼没有亲人,所有事宜大多是谢府操办,夕照山府邸那边,阿牧和苏苏操持的都是些小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