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燕归来(六)-《白雪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算我白为周大人担心,此案毕后,我便如大人所愿,印章和离。”

    周檀低低地笑了一声,感觉喉头微腥,有隐约血气。

    曲悠负气一般离开了书斋。

    她其实并没有想明白自己今日为何要来,周檀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自有理由,根本不需要她多操心。从前每一次都是这样,她揣着无妄的期待跑来问一句,得到的都是实话——周檀从没在她面前伪装过自己的心术。

    可是她在每一次听见对周檀的评价时,都会产生为他鸣一句不平的冲动。

    不该如此,不该如此。

    曲悠停下脚步的时候,发现自己站在了刑部后堂那架屏风之前。

    白雪先生以朱红笔墨耐心回应了在上面写字的每一个人,有人抱怨世道不公,他便写“举世皆浊,亦要自清”;有人倾诉母亲生病,他便写“虔颂令母,盼不日安泰如昔,神佛自佑善人”。

    曲悠觉得,她似乎理解了第一日在此时,那个刑部侍卫对她说的“三言两语告慰人心”是何意思,这白雪先生才高不傲,只是读着这些平静温柔的言语,似乎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安抚。

    她略一迟疑,提笔在第二扇屏风的偏僻角落写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历史浩如烟海,如何窥见人之真实?”

    写完了曲悠又不禁失笑,困扰史学界的千古难题不外如是,有什么问的必要?

    她直起身来打算离开,却意外瞥见白雪先生在她补过结尾的那首诗之后又写了一句。

    残生鄙薄徒见日,当日她补了一句,可归南田早荷锄。

    而白雪先生在她补的最后一句一侧写了他原本想写的结尾。

    ——吞声老病哭穷途。

    能为三春听白雪,不复德音笑姑苏。

    残生鄙薄徒见日,吞声老病哭穷途。

    他竟是这么想的。

    曲悠在屏风前驻足良久。

    先生如白雪,能慰他人心,为何慰不了自己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