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章 献策-《乾坤清胤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门外突然有人高声问道:“在下葛胤,有小事麻烦御史大人,此下可否方便见之?”

    范尧夫看了一眼宋用臣,宋用臣缓缓颔首,示意其无碍,范尧夫这才回答道:“葛公子请进。”

    葛胤闻言推门而入,第一眼便是被铺展在桌上的卷轴图纸所吸引,久久未曾言语。

    范尧夫看出异样,问道:“不知葛公子有何事要老夫协助,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葛胤这才缓过神来,他定了定失态之色,正色道:“今夜子时,一日之中极阴一刻,我们会在令郎书房内设下捉鬼之阵,还望范大人相助。”说着不假大声所言,附耳于范尧夫,说了一通密语。

    范尧夫神色变化异常,时怒时忧,最终变成将信将疑之色:“此计是不是....可....”

    葛胤见范尧夫未有决断,便自信满满地说:“范大人,葛胤鲜弘两人所言非虚,决不诓骗大人,只是尚需大人的襄助。”

    范尧夫缓缓颔首道:“也唯有如此了,一切依计行事。”

    葛胤躬身道:“那葛胤先告退了。”说着走之前再看了那图纸一眼,顿刻陷入沉思,一直走到门外。

    刚要抬腿迈出坎时,他猛然转身,语透歉然道:“两位大人,方才葛胤在门外久等时,无意间听到两位大人在为汴河水患而苦恼,在下只是一介草民本不该妄议朝政,但葛胤舔为齐鲁解元,仍以楚国公生前所言: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’,此忧国忧民之言在葛胤心中一直奉为警世醒言,一刻不可忘怀,葛胤自孩提之年拜入孔子先圣儒门,寒窗苦读十余载,无非是想入朝为官,为国为民鞠躬尽瘁,眼下水患为祸,葛胤已知晓两位大人所忧虑之事,心中已有对策,不敢贪功奉承,只是想尽葛胤一片赤子之心罢了。”

    范宋二人无不对眼前这青年书生刮目不看,不过十九二十来岁,却有如此心胸气魄,让他二人不由惊讶万分,激赏目光聚焦在白丁青年身上。

    “如此甚好,葛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忧国忧民之心,难得难得,公子在你我二人面前,尽可畅所欲言,不必客气。”范尧夫赞赏道。

    葛胤闻言,便有了底气将心中思路如数说出:“其实宋大人的应对之策已初具雏形,只需将几个点串成面,一一将难题破解即可。”说话间,他不时指着几个被画上圈的点,续道:“汉朝有一位叫贾让的大臣曾针对黄河治理提出三策且功效甚佳。”

    宋用臣有些不耐烦,截口道:“这个我自然知晓,只是这又与汴河治理有何相关,还请葛公子直入主题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