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七章 会盟-《乾坤清胤》
第(2/3)页
大喜大喜,原来先祖留有遗遗诏让能工巧匠封存在玉玺之内,他想必希望这个遗诏与玉玺流传后世,能让后人发现这其中奥秘,自从玉玺在莘蓉手中时,莘蓉小心翼翼,后来发现这玉玺内含乾坤,今日就在众人面前,破玺取诏。”
在场各部族的首领皆对遗诏的内容跃跃欲试,一个个伸脖探脑恨不得将这遗诏内容瞧清楚,却又碍于身份与视力原因只得悻悻而归。
高智升倒是镇定泰然,徐徐道:“公主既然太祖留有遗诏,不如念出来,供大家参详参详。”
段莘蓉颔首,缓缓念出遗诏内容:“朕自受天命所托,万民拥戴,登基称帝,建立大理,二十年间,夙兴夜寐、勤政爱民、励精图治,不敢有半分懈怠。如今大理天下初定,百姓安居乐业,朕深感欣慰,唯独有一事如鲠在喉,难以忘却。曾记否,当年与结拜义弟萧氏通夫离家学艺,拜入昆仑逍遥门下,修习武艺。每每想到少年时光,感怀余弟通夫何在,二十年前,大理初立,朕因一己私欲错怪余弟,累他背井离乡,逃遁川渝蜀地,不得归家,段萧两家情义因此决裂。朕自觉悔恨,恐余生再无与余弟相见之时,故写下此诏书,让后世子孙参阅,若等朕百年之后,朕之子孙须请回余弟通夫后人,必以礼相待,朕特封萧通夫为大理国忠勇王爵,世袭罔替,以表朕之歉意与诚心。望段氏后人谨记遵循。段思平书。”
萧雁裘、萧尚奇闻言俱惊愕不已,萧雁裘向萧尚奇使了个眼神,示意他前去检查一下白色布帛的真假。
微微颔首的萧尚奇一个箭步上前,从段莘蓉手中夺过布帛仔细验看,且听耳边的葛胤作揖道:“素闻剑尊门巽风儒士萧尚奇萧师叔文韬武略、博学强记、熟读大家书体,不知萧师叔可否看出端倪?”
萧尚奇凝神仔细查看了许久,轻叹一口气,余光望向萧雁裘,朝他缓缓摇首,他思忖道:“公主所念一字不差,萧某曾拜读过段思平赠予先祖的书信,这遗诏字迹与段思平无不吻合,这字体泛黄,年代久远,不似伪造。”
坐在轮椅上的萧雁裘骤然动怒,“噼啪”一声,摔下桌案上的杯盏,冷哼道:“哼,可笑,就算你们段氏先祖有意与我萧氏后人重归于好,那凭什么我们萧氏就该答应?”说着满脸露出不近人情之色,瞳孔一缩,有意刁难道:“除非你们的祖先从皇陵爬出来,向我们祖先端茶赔礼道歉,还可以商量。”
众人皆对萧雁裘的言辞举动指手画脚,这时段莘蓉端着茶杯走到萧雁裘面前,温然道:“萧伯伯,请容晚辈这般称呼你,莘蓉的先祖早已逝去恐难以赔礼道歉,萧氏先祖也无法享用道歉之茶,既然我们两位祖先都不在,那么就让段莘蓉以大理公主的身份替祖先的过失,在众人的鉴证下,向萧伯伯所代表的的剑尊门萧氏赔礼道歉。”说着极为恭敬地弯身行礼,此礼为一国公主向国君行的君臣之礼。
段莘蓉将茶杯高举于眉心之后,随着弯身举动,缓缓平递到萧雁裘面前,充满诚心诚意地歉然道:“大理段氏十二代子孙段莘蓉今日秉承先祖遗诏,代先祖段思平向萧氏萧通夫及其后人致歉,日后大理国后世子孙定当以礼相待于萧氏后人。”
此等胸襟气度极为大显一国公主凤仪,让在场众人观之,无不向段莘蓉投向佩服与赞许目光。
段莘蓉甘愿纡尊降贵赔礼道歉这一举动让葛胤甚为诧异,也甚是心疼,他双拳紧握,很怕自己的师傅萧雁裘有意刁难,让段莘蓉受到任何委屈,所以此刻的他心急如焚,又伺机而动。
果不其然,萧雁裘极不买账,在段莘蓉说完之后准备将茶杯递来时,他有意在段莘蓉松开手那一刻,故意佯装成段莘蓉松开太早而错过了自己接茶的错觉。
茶杯果真扑了空,正要倾倒坠地时,忽然一只手抄上前去往下一捞,稳稳地将茶杯包在手中。
“萧雁麟,没有人邀请你,你来此作甚?”段廉礼看清了接住茶杯的那一抹极快的身影,怒气陡生,啐道。
第(2/3)页